4月5日,宝坻区史各庄镇窦家桥村在村中开挖供水管道过程中,发现铜钱、铁剑等文物,村民围观并捡拾大量出土文物,当地派出所出警并立即做好现场看护,防止进一步破坏。接报后,区文旅局立即上报市主管部门,联合区专业人员一道赴现场调查并进行抢救性清理。
抢救性考古清理自4月5日开始,至4月7日结束。发现的汉代窖藏遗址位于窦家桥村西区6排4号村民郭寿富房屋后面的马路上,因为开挖自来水管道,窖藏遗迹大部分已经遭破坏,现场散落有零星的汉代五铢钱、陶片等文物,遂立即进行抢救性清理。通过清理了解到,该窖藏遗迹开口位于现地表以下约1米左右,应是先挖一圆形大坑,然后置入一只高约1米左右的大陶瓮做盛器,其内放入五铢钱、铜盆、铜弩机、铁剑、大铁圈等文物,然后再由石磨盖盖封;在大陶瓮口部外、坑内壁上嵌有铁铧犁头,在大陶瓮外、坑内也散见有少量的五铢钱。出土遗物中,以五铢钱币数量最多,锈蚀严重,重量可达数十公斤。根据出土遗物的年代初步推断,该窖藏年代为汉代。
由于该窖藏为施工中发现并遭到破坏,考古现场提取采集到的信息并不完整,考古人员进场后采取最大限度进行了科学发掘,最终确认其为汉代窖藏遗址。考古清理期间,通过现场宣传文物保护法律知识,绝大部分村民将其现场捡拾的窖藏出土文物送还给文物部门,避免了出土文物的流失。考古清理结束后,及时采取措施对现场进行了保护性回填。
史各庄镇主要领导到达现场
宝坻区文旅局主要领导到达现场
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要领导现场指导
清理现场
发掘工作面
窖藏发掘
窖藏在遗址中的位置
窖藏顶端石磨盖(宝坻区文化馆征集)
汉五铢钱窖藏实物(宝坻区文化馆征集)
汉五铢钱窖藏实物
铁剑铁戈(宝坻区文化馆征集)
铜弩机部件(宝坻区文化馆征集)
铁犁铧(宝坻区文化馆征集)
铁圈(宝坻区文化馆征集)
出土汉五铢钱
文物工作者积极宣传文物法
群众主动送还散落文物
文物鉴定
文物登记
文物拍照
窦家桥村汉代窖藏遗址的发现,是我市同时期窖藏遗址考古的首次发现,该窖藏虽遭到严重破坏,但其埋入方式基本清楚,出土遗物数量种类丰富,既有生活器皿、生产工具,也有兵器,年代明确,为同时期天津地区汉代考古学文化及区域历史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另据考古清理情况知,在窖藏附近区域也存在金元至明清时期遗存堆积。